有著“世界超市”之稱的義烏,一直被視為全球小商品貿易的“風向標”和“晴雨表”。今年,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范圍暴發,內外貿訂單銳減,客商流動受阻,對市場進出口造成沖擊。
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。為更好地幫助市場主體穩外貿、拓內銷,義烏連續發布了《促進市場繁榮第一批20項行動》《關于支持市場發展的六條意見》《關于外籍采購商來義采購的獎勵辦法》《防疫期間國內采購商招引獎勵政策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,為市場繁榮注入“強心劑”。
穩外貿也要拓內銷
疫情之下,全球的商貿和物流受阻,內外貿行業也不可避免受到沖擊。外貿損失內貿補,成為不少經營戶常常提到的話題。
“準備了30多款禮品盒、禮品袋,皆是針對國內市場研發設計,希望能有所收獲。”前段時間,為了開拓國內市場,浙江君界包裝有限公司負責人金建群參加了由商城集團組織的“市場萬里行”鄭州站推介活動,取得了不錯的效果。
“當前,創新對于實體經濟、中小微企業非常重要。”金建群激動地說,疫情期間,企業勤修創新“內功”,時刻關注國內國際市場客戶的需求變化,在穩外貿的基礎上,加大國內市場的開拓力度,投入60萬元研發設計新產品。目前,國內市場客戶反饋較好,國外客戶陸續開始返單,內外貿復蘇明顯。
今年,義烏一手抓疫情防控,一手抓市場發展,大膽探索、沾邊就干,謀劃搶占雙循環產業鏈、供應鏈優勢,把“疫情之危”變為“轉型之機”。目前,國際商貿城日均總人流量已回升至往年同期的八成左右,開門率穩定在92%以上,經營戶對市場預期普遍有信心。
“義烏市場不僅最早開市,政府還上門包車接客戶,這種敢為人先的精神令人感動,也很值得我們學習。”來自安徽安慶的采購商程勝民手握采購清單,在國際商貿城三區采買了20多萬元的文體用品。程勝民做商超配送,他說:“現在義烏市場上的產品更加符合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和審美。做生意,還是要向義烏學習。”
當前,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穩定向好,鼓勵和吸引中外采購商放心來義烏,是現階段的重要工作。自市場復市以來,我市派出20個團隊赴全國27個省市招引國內采購商18萬名,拉動市場內貿成交額超20億元;同時,在全國10個城市設立招商辦事處,常態化精準招引采購商。
線上展會迸發新活力
“這款看似普通的裝飾畫,近看卻暗藏玄機:本該由畫筆呈現的樹冠、流水,被五顏六色的羽毛取而代之,非常美觀大氣。”這是不久前在全國首個線上展會——義烏春季畫框線上展的一個場景。當天,40余家畫框企業,通過線上展會的方式,向全球客商發布了165款新品,而這只是義烏在疫情期間創新展會業態的一個縮影。
受疫情影響,今年“云上展銷,線上看展”成為義烏會展業做好“六穩”“六保”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。從義烏市場發展委獲悉,今年截至目前,義烏先后舉辦了9個線上展會,共招引參展企業5540家,意向成交額1.5億元,成為經濟發展新亮點。
“與傳統的線下發布會相比,線上展不僅避免了人群大量聚集所帶來的風險,還節省了商家在場地、人力等方面的費用。”偉正相框負責人陳秀花說,今年,身邊的朋友紛紛利用線上展會開拓市場,這給她很多啟發。“我對這個新業態不是很了解,深入了解和學習后,發現線上展會的模式潛力非常大,可能會成企業開拓國內市場的一個切入口。”陳秀花說,線上展會還疊加有“直播”模式,這能最大化的讓消費者了解企業品牌,讓更多人用上“義烏好貨”。
“接下來,我們還要為企業和市場搶政策兌現、搶高端人才、搶需求訂單,幫助企業線上搶商、線下招商,千方百計把惠企政策轉化為市場發展動力,讓企業獲得更多實惠,讓市場更加繁榮。”市場發展委相關負責人說。
做玩具生意的商戶應微荷說,網紅主播經濟和直播新業態復合產生的“疊加效應”正快速在市場滲透。商城集團組織新經濟業態的專業力量進場,將義烏市場的貨源優勢與業態渠道無縫對接,帶來的不僅是資源和訂單,更帶來一支復市興市的生力軍。
“我們是希望接下來能更多地幫助義烏市場主體搶抓‘直播經濟’先機,孵化本土‘網紅主播’,源源不斷為義烏市場‘輸血’。”商城集團市場發展部相關負責人表示,鼓勵、引導市場經營戶直接或間接參與直播銷售,有利于探索市場轉型新路徑。
據不完全統計,截至目前,通過線上新品發布會、線上展會、直播帶貨等新模式促進交易,上半年義烏市場開展直播帶貨7萬余場,實現銷售額超過100億元,同比增長20%以上。(吳峰宇)